专家在线 | 什么是胆汁淤积?(三)
以下内容转载“京东健康-肝病患者肝病中心”,主讲嘉宾: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——陆伦根教授。
Q1:黄疸和胆汁淤积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?
陆伦根: 黄疸主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,可能会导致病人的皮肤、黏膜和巩膜发黄,多见于肝、胆、脾以及血液系统的疾病。胆汁淤积是以发病机制和病例命名的临床疾病,而黄疸这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,更强调胆红素代谢障碍。
胆汁淤积包括胆红素在内的所有胆汁成分淤积可以引起黄疸,它的机制比较复杂,而胆汁淤积是导致黄疸的部分原因。
胆汁淤积的表现是出现一个高胆红素血症、瘙痒、皮肤黄色瘤以及色素的沉积,还有疲劳和脂肪泻等。
黄疸往往表现为胆 红素升高,在临床上,通常表现为隐性黄疸,如果胆红素超过我们两倍的上限,就称之为显性黄疸。并不是所有胆汁淤积都出现黄疸,也不是所有黄疸都是胆汁淤积,只能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胆汁淤积可能会出现黄疸。
在胆汁淤积早期,它仅仅表现为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增高,如果胆红素不增高,患者就不会出现黄疸,只有胆汁淤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造成的胆红素增高的,患者才可能出现临床的黄疸表现。 另外一个方面,胆汁淤积到晚期时,大多数患者都会有黄疸的表现。
Q2:黄疸病因的分类?
陆伦根: 溶血性黄疸: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均可引起溶血性黄疸,其发病机制为大量非结合胆红素释放入血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,造成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循环中蓄积。
肝细胞性黄疸:肝细胞性黄疸多由各种致肝细胞严重损伤的疾病引起,临床表现为皮肤、黏膜浅黄色至深黄色,其他为肝脏原发病的表现,如疲乏、食欲减退。
胆汁淤积性黄疸:胆汁淤积性黄疸可分为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和肝外胆汁淤积性黄疸。前者因毛细胆管和小胆管胆汁淤积、胆栓形成所致,实验室检查以胆汁淤积性肝功能异常为主。肝外胆汁淤积由胆道结石、寄生虫胆道或胰腺肿瘤等引起,常表现为腹痛、黄疸和尿色加深等。
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: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是由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、结合和排泄缺陷所致的黄疸,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孤立性黄疸,血清生化检查发现胆红素升高,但病人的转氨酶大多数都是正常的。
▲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知识宣教,不能代替医生诊治。如您有诊治需求,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。
关于肝病科普直播:
有数据统计,202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、脂肪性肝病等慢性肝病患者人数可能超过4.47亿人。
针对大量肝病患者对病情不重视,缺乏科学治疗的状况,“重庆新葡新京welcome登录入口”与“京东健康”共同合作,邀请全国肝病领域优秀专家、教授借助互联网平台,通过视频录制、直播等方式开展“关爱肝病患者”系列科普活动,为肝病患者提供更全面,更专业的健康保障,让每个家庭都拥有应对疾病的勇气和力量。
- 上一篇:专家在线 | 什么是胆汁淤积?(二)[ 07-16 ]
- 下一篇:专家在线 | 春季如何抗过敏?知名皮肤科专家支招[ 04-13 ]